南无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

金刚智三藏

金刚智三藏(669—741年),唐代高僧,翻译家。南印度摩赖耶国人,国王伊舍那靺摩第三子,婆罗门种性。为唐代密宗金刚界的传入者,与善无畏、不空三藏法师合称“开元三大士”,共同奠定了中国密教的基础,故亦称其为汉地密教初祖。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密宗奠基人。

金刚智幼时即有神异,几岁时就能背诵婆罗门的经典,辞别父王,舍家求道。10岁时在那烂陀寺出家,15岁到西印度留学,回到那烂陀寺后,于20岁受具足戒。广习大乘律学,研读《百论》及《十二门论》等。28岁在迦毗罗卫城,跟随胜贤论师学习《瑜伽论》、《唯识论》及《辨中边论》。31岁回南印度跟龙智(龙树菩萨的弟子,密宗第四祖)修学密教七年,研习密教经典,并受金刚界的密法灌顶。

金刚智学成后,辞别师父龙智,开始了他云游四方,度化众生的弘法事业。金刚智听说中国佛教正盛行,因此发愿到中国弘扬密教,乃携带《大般若经》和其它各种佛典,以及印度的七宝器具等,取海路到中国,途径苏门答腊、锡兰、斯里兰卡等二十余国,在印度尼西亚爪哇遇见当时只有14岁的不空三藏法师(不空三藏法师拜金刚智为师),遂携弟子不空三藏一起来唐。历时三年,终于在开元七年(719年),到达广州海面,节度使派数百只小船,并以香花、音乐前往海口迎接。

次年初,到达洛阳、长安,面谒唐玄宗,成为大唐国师,先后在慈恩寺、荐福寺、资圣寺等处,或建立坛场,或翻译密教经典,并传授灌顶之密法,度化四众。这期间遇见了善无畏大师(密宗胎藏界的传入者)。金刚智三藏与弟子不空三藏及善无畏大师同开大唐密教,又同在唐玄宗开元年间,故史称“开元三大士”。金刚智与善无畏相遇后,二人互为阿阇黎(导师),互相灌顶传法,于是二人皆得金、胎两部大瑜伽教,金、胎合一,即无上密教之最高奥义。译有《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》、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》、《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》、《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》、《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》、《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》等密教类经典及仪轨。

开元二十九年(741年),金刚智奏请返回印度,经唐玄宗准许后,便动身返乡,到了洛阳广福寺身体出现不适,其年八月十五日,因病而示寂。世寿71岁,僧腊51,葬于龙门。天宝二年(743年),在龙门奉先寺西建塔纪念。

在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》卷十四中载:

至东京广福寺乃现疾。嗟有身之患坐而迁化。弟子僧智藏等请留遗教。顷间复还嘱付毕曰。西国涅槃尽无坐法。随师返寂右胁而眠。即师子王经所载也。悟身非有蝉蜕遐举。其年八月十五日证果矣。

... 您可能还喜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