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。最低处海拔仅624米,最高处海拔达3061米,为山西省最高峰,有“山西屋脊”之称。台顶雄旷,挺拔壮丽,“五台山五峰耸立,高出云表,山顶无林木,有如垒土之台,故曰五台”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文殊菩萨的道场。见证了两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成功演变和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,孕育了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。
文殊菩萨
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,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:大圆镜智,妙观察智,平等性智,成所作智,法界体性智。也代表五方佛:东方阿閦佛,西方阿弥陀佛,南方宝生佛,北方不空成就佛,中央毗卢遮那佛。
显通寺
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(汉传佛教)黄庙(藏传佛教)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。现存寺院47处,台内39处,台外8处,其中多是敕建寺院,多朝皇帝前来参拜。著名的有:显通寺、塔院寺、菩萨顶、黛螺顶、广济寺、万佛阁等。自东汉永平年间起,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,佛塔摩天,金碧辉煌,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。雕塑、石刻、壁画、书法遍及各寺。浩如烟海的佛像,数量多达3万余尊,不仅有佛、菩萨、罗汉、胁侍、供养人、护法神,而且还有儒教、道教、地方宗教、帝王将相、僧侣居士等。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:泥塑,金属,石刻,木雕,烧瓷,脱纱,刺绣,画像,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清凉桥
永平十一年,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。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,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教化和居住的地方,他二人决定在此建寺。寺院落成后,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。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,乃加“大孚”(弘信的意思)两字,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,大孚灵鹫寺是显通寺的前身。从那时起,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,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。到了隋朝,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院。即东台望海寺、南台普济寺、西台法雷寺、北台灵应寺、中台演教寺。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,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院均供奉文殊菩萨,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: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、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、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、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、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。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,都要到五个台顶寺院里礼拜,叫做朝台。盛唐时期,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,此时的五台山,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,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,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。
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,是外国佛教徒对五台山的无限景仰和竞相朝礼。唐朝经济繁荣,国势强盛,在国际上声望甚高,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。印度、日本、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徒朝礼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经、佛法,成为一大盛景。
五台之最:
五台山建造最早的寺院:今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,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。
五台山仰天大佛:普化寺南发现的仰天大佛,长达1500余米。
五台山最高的塔:塔院寺大白塔,高56.3米。
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像:殊像寺文殊驾狻猊像,总高9.87米。
五台山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:金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,高17.7米。
五台山最长的石台阶路:登黛螺顶的大智路,全长508米,共有1080个石台阶。
五台山最重的铜钟:显通寺钟楼内悬挂的幽冥钟,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。
五台山最大的铜锅:菩萨顶大铜锅,锅口直径2米,高1.06米。
五台山最高的山峰:北台顶,海拔3061米。
五台山最古老的塔:佛光寺祖师塔,建于北魏。
五台山最古老的石狮:罗睺寺建于唐代的石狮。
五台山最高的殿宇:金阁寺观音殿,殿高18米。
五台山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寺院:南禅寺,建于唐建中三年(782年)。
五台山塑的最好的塑像:吉祥寺灯笼文殊菩萨。
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壁画:岩山寺金代壁画。
五台山最古老的彩塑:南禅寺大佛殿内的唐代彩塑。
游览五台山留下诗作最多的人:清乾隆皇帝,在搜集成册的诗作中有他的39首。
给五台山撰写碑文最多的人:清康熙皇帝,在五台山现存150多篇碑文中,写有20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