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寺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,初建于东汉,兴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(627—649年),位于西安南郊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,距西安城约15公里。是中国“佛教八大宗派”之一“华严宗”祖庭。唐代华严宗思想经由华严寺传播到世界各地,华严寺成为弘扬《华严经》经典教义的重地,成就了佛教界“不读《华严》,不知佛家富贵”的无量功德,华严寺同时也成为弘扬华严宗思想的摇篮。
华严寺坐落于少陵原半坡一片长约400米、宽约60米的狭长开阔地上,南下方是近乎90度的百米陡坡,北临高达30多米直立的黄土屏障,深沟和屏障构成了华严寺的天然“围墙”。受限于地理,寺门北开,建筑自北向南排列。虽为华严宗祖庭,却非常之清静。最远处的塔为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灵塔,近处的为四祖澄观法师灵塔。
华严寺从初建至今,无高大殿堂建筑记载。始终以凿原为窟,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。华严宗在唐初正式创宗立派,盛唐时广为传播、倍受推崇,华严五祖中的四位师祖都受到皇家的敕封,被尊为“国师”。华严宗因三祖法藏大师被武则天礼为国师,赐号“贤首”,所以又称“贤首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