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种层次:
凡夫众生对人做了好事以后,总希望获得回报,种大福希望得大福报,甚至种小福也希望得大福报,一般佛教徒也是如此的。有些人等而下之,更是为了求福而许愿,或为求事业顺利、仕途通达,或为求儿女学业精进,或为全家消灾免难,而在佛、菩萨前许愿祈求,如能满愿便去还愿,做某些好事,这等于是先贷款后还钱。幸好佛菩萨慈悲,没有要求以任何物品做为信用抵押,就先给与贷款。
第二种层次:
也有先做好事的,但希望好人有好报,种善因得善果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还希望种一粒瓜能得十粒瓜,种一粒豆能得百粒豆。
第三种层次:
有些人是自愿做好事做善事,并且很认真地做,心甘情愿地做,他们做义工不求回馈,以为做义工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、一份获得,这种观念在欧美社会已在流行,在我们国内则尚未十分普遍。
第四种层次:
有些人种瓜不为自己,种的瓜是要分享给他人,没想到是为自己,种的时候也不预期有多少收获,收获多、福报多,大家分,收获少表示大家福报少,一样大家分享。
第五种层次:
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,他们只管用心种瓜,收成之后与大家分享,却不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事有什么了不起,心里全然不留痕迹。万一没收获是因缘不成熟,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,把行善布施的过程当作就是修行。只知道这是学佛修菩萨道的人应该走的路,所谓做一天人就应勤勤奋奋地努力,尽人应尽的本分,至于有没有回馈、有没有收获,不用计较、不用执着。其实,若以无所求心布施者,皆有大福,心大福也大,尽心尽力行布施修供养,不求大福,不求小福,不考虑个人利益损失,便是菩萨的无相行。能够布施的本身,便是大福德行。
《维摩诘经 · 弟子品》云:其有施者,无大福、无小福;不为益、不为损。是为正入佛道。就是所讲的第五种层次。
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到达第五种层次,不过至少应做到第三或第四层,请诸位试试看。如果老是停留在第一层次的话,等于没来听经,第二层次则是听经没听懂,第三层次表示已经在学习了,第四层次、第五层次已经是圣者,乃至已到达佛果的程度。
——圣严法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