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密切的关系。释迦佛为太子时,一次树下观农,见农夫犁土,掘出蚯蚓,鸟儿飞来啄食,引起他对众生互相残杀、弱肉强食的悲思。印度吠檀多派崇拜梵天,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杀祭祀,一直为释迦佛所反对。佛在说法时,处处提倡禁绝肉食。如在《楞伽经》中指出,根据身体健康、三世因果、修养身心、慈悯众生等各种道理,说明肉食者的过患,而素食者具足无量功德。
一、基于健康理由
佛经中指出:素食能使四大调和,诸根通利,气血流畅,定力增长,饮食知量,少欲知足,是成就禅定神通不可缺少的条件。佛教的祖师大德,由于吃素身体都很健康,寿命也长。很多肉食者不易理解,而在有科学头脑的医学家和营养家则较易理解。
吃素的僧侣们甘于淡泊生活,无嗜穿嗜味的习惯,清心寡欲,一心向道,所谓“咬得菜根香,方知道中味”。喜、怒、忧、悲、恐等七情不易动乎胸中,内心平静,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,此中还包含有佛教的一套修心方法。
二、基于慈悲理由
佛教以慈悲为本、方便为门,慈悲之心透过般若智慧产生。学佛者由于了悟因缘生法的真理,而产生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菩萨心肠,从而戒绝杀戮,五戒中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,由不杀生而吃素,是戒杀的积极行为。
在《大乘入楞伽经》卷六“断食肉品第八”中,佛告大慧菩萨:一切诸肉有无量缘。菩萨于中当生悲愍不应啖食。我今为汝说其少分。大慧。一切众生从无始来。在生死中轮回不息。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。易生而受鸟兽等身。云何于中取之而食。大慧。菩萨摩诃萨。观诸众生同于己身。念肉皆从有命中来。云何而食。
此段的意思一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都是自己的六亲眷属、朋友等,只由于隔世不识,进行啖食,是可蠢可悲的。二是说他身即我身,自他平等,应该体念他之苦乐即我之苦乐,不能因恋口腹、贪美味,而致被杀动物的痛苦于不顾,这是最残忍的。
三、基于因果理由
因果定律,是佛教的基本法则。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;“为善受福,作恶遭殃”。有因必有果,造何因得何果,是必然不易之理。基此理由,可知造杀就得杀报,食他的肉就应该还他的肉,所谓“吃半斤还八两”。各别造因,各别受报;大众造因,大众受报。世界各地年年不断的战争,许多人死于刀兵,原因于此。
在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》卷四中载:“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。如是乃至十生之类。死死生生互来相啖。恶业俱生穷未来际。”说明三世因果循环的道理。
佛教提倡众生平等,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过去诸佛是已成佛,众生是未成佛,因此对于众生不应轻慢,更不应残杀,残杀是违犯理性的。残杀者违背慈悲平等之理,必自食其果。
四、基于修行理由
修行是佛教徒的修养功夫,由此修养功夫为因,达到完成佛果的目的。
修行的基本方法是“戒、定、慧”三学:戒是约束行为,防非止恶,众善奉行;定是专注一境,息诸虚妄分别;慧是明因识果,通达真理。此中首要的是戒,守戒的作用是绝对禁止扰恼众生,破坏他人利益(包括生命、财产),保持内心纯善清净,为修定、慧打下基础。此“戒定慧”,是三乘共通的修法。
欲达佛乘,必须进一步修大乘菩萨行,菩萨行包括四无量心、四摄、六度。其精神主要是大悲大愿、不舍众生,更不能损害众生。因此不管大乘小乘,戒杀是首要的。由怜悯众生,爱护众生生命,进而不食众生肉,这是必然的实际行动。大乘诸经论中,多处谈到杀生和吃肉都是断掉慈悲种子。慈悲是学佛的根本,此根本一断,即不能发菩提心,也不能证得佛果,可见戒杀和素食在佛教教义中的重要性。